腸躁症

大腸激躁症 腹瀉 便秘

一會便祕、一會腹瀉,腸胃問題真的煩死人了

一下子便祕、一下子腹瀉,從飲食調整就可以?

便秘腹瀉輪番上陣,從飲食調整不見得有效,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。

每個人每天都會進行的生命活動有三大項:吃飯、睡覺與排便。本應該毫無難度的人生三件事,現代人確經常卡關。在日常門診中約有1/3的人有失眠問題,1/5的人有排便困擾。李小姐就是個典型案例。

42歲的李小姐是一間廣告公司的業務主管,根據她的描述「每天工作都像打仗」。原本她是因為胸悶、偶爾心悸才求醫。醫生請她進行呼吸、心跳檢測時,發現她的呼吸頻率確實偏快,自律神經協調程度也偏低,研判除了胸悶、心悸之外,李小姐的睡眠品質應該也欠佳。果不其然,李小姐一臉無奈地表示自己一直很淺眠。接著,她略帶羞赧地告訴醫師,其實她的排便狀況也不理想,偶爾便祕、偶爾腹瀉,讓她常常為此困擾不已。

醫師聞言回應道:「這些症狀,包括便祕、腹瀉,其實應該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」。

李小姐一臉不可置信地說:「啥?!我還以為我便祕腹瀉,是因為三餐都沒有好好吃,所以腸道很弱,才想說要乖乖吃益生菌……」

 

然而事實是…

當腸胃道狀況不佳時,有些人會以為自己沒吃對,腸胃道菌相不佳,因此很努力調整飲食,補充益生菌;有些人甚至自己嚇自己,懷疑大腸癌找上門。這些人往往進行了很多檢查,但總在醫師掛保證「沒事」之下收場。結果看似很幸運,實則不然,因為排便不順暢依舊持續,當事人備感困擾。這些人其實是罹患了「大腸激躁症」,簡稱腸躁症。

「大腸激躁症」在台灣非常常見,它是腸道功能障礙。大腸激躁症的表現多樣,有些人是一日解細軟便2~3次;有些人解便前肚子痛的難受;有些人便祕、腹瀉輪番上陣;有些人進食後立刻跑廁所……總之,對腸躁患者而言,如廁就是「折騰」兩個字。

臨床上發現腸躁患者大腸對於壓力的反應較大,當壓力來臨時,這些人的腸子就會開始鬧情緒。很多深受腸躁困擾的人,引發腸躁的原因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。大腸的收縮、血液循環等功能由自律神經調控著,自律神經失調容易影響大腸表現,導致各種排便異常現象。因此,當確定腸道沒有器質性病變,解便卻老是不順利,則建議應該從調整自律神經的活性著手,而非調理腸胃功能。當自律神經功能回穩,就能有效改善排便異常。

【醫師講堂】

大腸激躁症可說是新興文明病的一種,相信很多人對它並不陌生,它尤其喜歡緊跟著有工作及課業壓力的兩大族群。

 

腸躁症大約可分成三大類

目前醫學還不確定造成腸躁症的原因,但普遍認腸躁是腸胃蠕動或感覺神經的機能異常引起。根據醫學研究發現,大腸激躁症患者的腸道細胞「血清素接受器」較少,而我們身體有95%的血清素在腸胃道,當接受器少會造成過多血清素存留於腸道中,導致腸子蠕動和感覺的異常。

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,但不脫絞痛、便祕、腹瀉、排氣幾大特徵,只是排列組合不同。例如,有些人感到便意,但如廁後經常排幾個氣,便意就消失,但離開廁所後不久又覺便意;或者經常性便秘,努力過後還是只能解出一點;抑或是糞便帶有黏液,甚至突然水瀉,無法忍到廁所;也有便祕、腹瀉輪流出現。這些症狀不見得永遠如影隨行,偶爾可能緩解幾個月,但總是難逃復發。

醫學上將腸躁症歸納為三種類型,分別是便祕型、腹瀉型,和混合型三種。不論哪一種類型,難以控制的排便狀況,往往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,嚴重者甚至影響情緒、工作,和整個人生。

 

腸胃的反應,受到情緒左右

臨床上發現,腸躁症的人對於壓力比較敏感,也易容易有情緒。這和邁克•格爾森主任所提出的「腹部受到大腦影響」的論點不謀而合。

邁克•格爾森是哥倫比亞大學解剖和細胞生物學系的主任,他在西元1996年提出「第二大腦」的概念,認為人體的腹部裡藏有另一個大腦,稱為「腹腦」 (也就是腸胃神經系統)。格爾森教授指出大腦與腹腦之間,透過「迷走神經」(第10對腦神經)來進行聯繫,換句話說,腸胃神經系統的作用受到大腦影響。舉個例來說,當腦部中樞感覺到緊張或恐懼時,「痙攣和腹瀉」就是腸胃所做出的相對回應。

 

交感神經抑制蠕動(便祕)、副交感神經促進蠕動(腹瀉)

關於第二大腦的推論,郭育祥理事長有不一樣的見解,郭醫師認為第二個大腦是心臟,第三個大腦才是腹腦。但是,郭醫師也相當認同大腦和腹腦之間有連結的說法。在十餘年前,他便提出「不論是大腸還是胃,要發揮正常作用,都需要神經(交感、副交感和腸黏膜下肌肉層神經網絡)、大腦和內分泌三者一起攜手合作」的說法。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錯,腸胃就會出現功能性障礙。

大腸激躁症顧名思義是發生在大腸的功能性障礙。在人體生理活動中,自律神經負責控制大腸收縮的協調性、感覺和血液循環。因此,自律神經功能平衡大腸功能會跟著平衡,反之,自律神經失調大腸功能就會跟著失調。

現代人生活忙碌,每天面對從四面八方湧入的壓力,這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因素。那麼,情緒和壓力是怎麼讓腸躁症發生的呢?首先,長期處於不安、緊張、興奮等各種情緒中,會造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不規律地亢奮,也就是自律神經失調。而交感神經作用會抑制腸胃蠕動,當交感神經過度亢奮,大腸的蠕動變慢,糞便滯留時間久,大腸吸收較多水分致使糞便乾硬,便導致排便困難。副交感神經作用會促進腸胃蠕動,當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,大腸的蠕動加速,腸細胞還來不急吸收糞便中的水分,糞便便被推向肛門,導致腹瀉發生。

 

緊張焦慮與腸躁現象,不見得完全同步

閱讀致此,相信有人會提出異議:「我現在不緊張也不焦慮,可是還是有腸躁現象……」

沒錯,這是合理且常見的!壓力、緊張、焦慮等雖然會讓腸躁現形,但它們不見得絕對同步。原因是你的大腸神經生理功能降低已成常態,因此當你正為腸躁症所苦時,大腦不見得壟罩在緊張焦慮中。

誠如上述,腸道是人體的另一個腦(腹腦),它雖與大腦中樞有所連結,卻又獨立於大腦。根據研究,腹腦擁有約莫1000億個神經細胞,與大腦細胞數量並駕齊驅。龐大的腸道體系在體內歪歪拐拐近十公尺長,自行進行消化、吸收等功能,絕大多數不受大腦左右。換言之,腹腦具有能力決定自己要做什麼,不見得與大腦中樞神經完全同步。

臨床上許多腸躁患者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出現症狀,到了中年時期症狀強烈才就醫,這意味著許多人的神經失調是長期累積的結果,在這情況下神經生理功能全面降低且紊亂,就會出現「大腦大腸不同步,明明不焦慮緊張,大腸卻頻頻有狀況」的現象。例如大考結束已放暑假,腸子卻還繼續鬧情緒;提案已結束,壓力源消失,卻開狂拉肚子。

 

大腸激躁症不是腸胃問題,從自律神經著手才能治本

        由於大腸屬於腸胃的一環,當出現腸躁症狀時,多數人第一個想法無非掛腸胃科。目前西方醫學對於腸躁的治療多採症狀療法,腹瀉給予適當止瀉劑以減少排便次數,增加糞便硬度;便祕開立適當軟便劑以促進排便順暢度;絞痛擇使用肌肉鬆弛劑,以抑制腸道蠕動,減少疼痛。和治療感冒一樣,根據不同症狀給藥,但只能緩解不適。

腸躁症的本質是功能性疾病,並非器質性疾病,治療上應該從自律神經著手而非腸胃。臨床上常碰到一些患者,反覆接受大腸鏡、鋇劑攝影等檢查,不但對病情治療無益,更加深患者心理層面壓力,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惡化,加重腸躁不適症狀。實際上腸躁症是因為調控大腸的自律神經失調,引起大腸肌肉收縮和感覺的異常,只要讓自律神經功能回穩,腸躁現象就能獲得良好的改善。

 

【你可能走的冤枉路】

當反覆出現便祕、腹瀉等排便障礙,醫師多半要求進行直腸指診、糞便潛血檢查、血液生化檢查、大腸鏡、大腸鋇劑腸道攝影等檢查。有些甚至會進行胃鏡、腹部超音波、腹部X光、腹部斷層掃描等檢驗,已排除大腸癌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胃癌、十二指腸潰瘍等器質性病變。根據統計,確診為自律神經失調前,腸胃道不適的失調者平均每年每人做1.76次胃鏡、治療2.3年、使用7~8種藥物,幸運一點的症狀時好時壞,有時候吃藥感覺會好一點,悲慘一點的症狀持續加重,沒獲得任何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