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頸僵硬 下背疼痛

肩頸僵硬 肌肉痛 下背疼痛 肌肉纖維痛 腕隧道症候群

肩頸好僵硬,是血壓太高嗎?腎臟好痛,是腎臟出問題了嗎?

背著盔甲當了10年媽媽的廖小姐(38歲,全職媽媽)
廖小姐是一位全職媽媽,為了讓先生安心在外打拼,婚後廖小姐一手撐起全家家務及三個孩子的照顧。

算算當媽媽的日子也有10年,這10年來廖小姐很難擁有一夜好眠。終於,她因為失眠問題求助專業醫療。根據她的呼吸、心跳測驗,醫師判斷令她難以入睡的原因正是交感神經太過亢奮(沒辦法,家有三個男孩神經不緊繃真的很難)。由於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通常不會只有一個,果不其然,詳聊之後廖小姐表示自己的肩頸超級僵硬,感覺就像背著盔甲般,尤其到了傍晚,不知是不是被小孩磨到耐性盡失,忍受度近乎零,不僅如此,還常伴隨暈眩不適。但時間被小孩綁架,她也只能吞止痛藥來緩解疼痛,只是效果實在很有限。

然而事實是…
由於廖小姐所點出的不適,正巧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典型症狀,醫師建議她接受藥物治療,經過一陣子,痠痛、失眠、暈眩都獲得大大改善。她笑說還好有效,不然每回痠痛難耐時,小孩不免跟著遭殃,而她心頭也難免湧上一點愧疚,現在大人小孩都解脫!

肌肉痠痛在診間很常見,且年齡層廣泛。其中,特別值得談一談的,是退化與腰痠背痛、肩頸僵硬的關係。

廖小姐曾經為了腰痠背痛看骨科,不看還好,一看簡直被嚇到。她說她永遠記得自己當下好驚恐,因為醫師拿著檢查報告對著她說:小姐,你的骨頭比實際年記老了20多歲,頸椎的椎間盤也沒什麼彈性!難怪你成天這裡痠那裡痛。

不可否認的,腰痠背痛的原因與骨骼老化部分相關,但關聯比例絕不如想像得高。如果憑藉著幾張X光片,就直指肌肉痠痛的兇手是骨刺、骨鬆、椎間盤退化等老化現象所致,坦白說,這樣的診斷不免犯了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」的問題。通常,那些被醫師說「一定要開刀」的患者中,許多是並不需要接受手術,且最後結果也證明手術後,腰痠背痛情況無顯著改善。

人體的骨頭、韌帶等組織長期使用當然會磨損,但那通常不會是造成腰痠背痛的主因。更多的問題其實出在姿勢不正確,或者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肌肉過度緊繃,只要維持正確姿勢、平時記得多紓緩肌肉,並維持自律神經的平穩,肌肉痠痛自然不容易再犯。

【醫師講堂】
說到肌肉痠痛,大家應該都很有經驗。一般肌肉痠痛不外乎幾種原因:
●姿勢不當拉傷,例如不小心閃到腰。
激烈運動過後,肌肉痠痛。以前普遍印象認為這是乳酸堆積所製,但目前有許多研究顯示乳痠並非疲勞累積的物質,造成肌肉痠痛的可能是其他化學物質。
肌肉能量供應不足,例如血液循環不良,代謝不好,導致肌肉運作不良。
這其中,第三種和自律神經有高度相關。

自律神經失調,全身肌肉痠痛,連內臟都可能抽痛
中醫有句話說「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」,指的是當經絡暢通時,全身上下不會有任一處感到痠痛不適,一旦經絡阻滯,氣血巡行不通暢,身體就容易出現痠痛不快。這概念應用在自律神經與肌肉(內臟)關係中也屬貼切,故借用並將之稍為修改,用「平衡則不痛,痛則不平衡」來解釋許多自律神經失調患者,長期以來肌肉痠痛(或者內臟痛)的原因。

自律神經負責肌肉營養的調控,當它失調時肌肉狀態略差,就比較容易這裡痠那裡痛。另外,長期處於龐大壓力中,肌肉會不自覺緊繃,造成諸多莫名疼痛與不適。不僅肌肉受到影響,神通廣大的自律神經也控制著身體的內臟功能,例如交感神經支配著心臟的節律細胞、心房與心室,能夠讓心跳加速,而內臟具體形體由內臟肌所組成,就連內臟肌肉的運動,自律神經也參與其中。換言之,當自律神經失調時,不僅可能造成內臟功能性疾病(如大腸激躁症),也可能帶來內臟痛(如腎臟痛)。

「肌肉纖維痛症候群」主因是自律神經失調
有一群人鎮日這裡痛那裡痛,周遭的人總認為他們無病呻吟,但這些人真是有苦難言。往往經過一番檢查之後,從醫師口中得到的答案是原因不明的「肌肉纖維痛症候群」,且無法保障治癒,後續建議多半是希望患者積極接受物理、藥物及心理治療。實際上,根據臨床經驗,多數「肌肉纖維痛症候群」皆因自律神經失調而起,若能從調整自律神經功能著手,就能獲得滿意的療效。

自律神經系統對身體來說,一個負責踩油門,一個負責踩煞車,兩者透過各種合作模式(大部分是拮抗),維持身體內部的穩定,同時幫助身體各器官能用最佳的生理狀況,應付眼前各種突發事件,以減少負擔。

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,其中交感神經負責「戰或逃反應」(踩油門),副交感神經則被稱為「休息安眠系統」(踩煞車)。什麼是戰或逃反應呢?簡單來說,是一個人在危急時身體所啟動的必要機能與機制,包括心臟加速以利血液循環;呼吸加深好讓體內有更充足的氧氣;肌肉緊張以便能隨時作戰或逃跑。以上這些都是交感神經進入作用狀態,身體自然出現的生理變化。副交感神經作用時情況多半相反,這時身體會進入放鬆狀態,停止熱量消耗。

交感神經亢奮,肌肉緊繃且收縮
絕大多數自律神經失調的人,交感神經經常處於過度亢奮狀態,這會讓肌肉持續緊繃、收縮,進而造成流向肌肉的血流量降低,並限制了肌肉的養分與氧氣供應。另外,血流量減少、血液循環不良也會讓代謝效率大打折扣,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影響肌肉正常運作,導致肌肉的疼痛與抽搐。

好了,現在我們知道交感神經亢奮,會造成肌肉緊繃與收縮。但具體來說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?關鍵之一是平滑肌。

提到肌肉一般人直覺聯想多是骨骼肌,也就是雕塑體態時常被提及的肌肉如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、手臂上側肱二頭肌等。骨骼肌是人體肌肉的其中一類,屬於能接受大腦調控的隨意肌,然而與自律神經關係密切的並非骨骼肌,而是平滑肌。平滑肌也是肌肉的一種,它屬於不隨意肌,換句話說是無法完成大腦指令的肌肉。那麼平滑肌在哪呢?在皮膚裡、在血管裡、在眼睛裡、在腸胃裡、在膀胱裡……在眾多內臟器官裡。其中,和肌肉痠痛最相關的是血管。

小動脈上有密密麻麻的交感神經,調控著血液流動
肌肉(泛指會感到痠痛的骨骼肌)、血管、自律神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聯呢?簡單來說,肌肉裡有大量的組織,這些組織需要充足的氧氣與養分才能維持良好的活動狀態,肌肉中密密麻麻的微血管肩負這重責大任。然而,我們全身的微血管並非時時刻刻充滿血液,而是隨著生理需求藉由小動脈以調節其血量。換句話說,血液循環系統中與微血管連結的小動脈掌握了血流量的關鍵。

自律神經控制著平滑肌,而血管管壁的中層結構正是平滑肌。大多數器官的平滑肌同時接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支配,但小動脈例外。小動脈管壁上的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經的支配,當交感神經作用正腎上腺素會促使血管壁肌肉收縮,造成較少血液流入肌肉中的微血管,間接影響肌肉組織所攝取的養分與彈性,以及代謝狀況,最終使得骨骼肌硬梆梆,痠痛不適因此產生。

要解決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肌肉痠痛,根本做法自然是讓失衡的自律神經回覆到平穩狀態。此外,建議大家可以透過吊單槓或者伏地挺身的動作,來讓緊縮僵硬的肌肉有機會伸展開,同時促進血流,強化該部位的血液循環與代謝,如此便能有效放鬆並紓緩肌肉。

【理事長劃重點】:
診間有不少患者常提出以下問題:「醫師,我肩頸很僵硬耶,是高血壓嗎?」這些患者血壓確實偏高,但引發血壓高的原因並非動脈硬化,而是自律神經失調。誠如內文所述,交感神經密密麻麻分布在小動脈中,當他作用時腎上腺素會使血管收縮,導致血壓升高。有時只要讓過亢的交感神經恢復正常,血壓就會跟著降低了!

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肌肉痛,也可能腎臟痛
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的疼痛,除了肌肉痛之外,也可能發生內臟痛。由於自律神經調控著人體內臟活動,諸多功能性障礙與之有關。其中,在診間最常令患者驚恐的莫過於「腎臟痛」。

內臟神經是一套錯綜複雜的系統,根據生理學研究顯示,腎臟的自律神經分佈主要是交感神經,由節後神經元形成一密集網絡,其末梢終止於腎血管、近絲球和腎小管。由此可知,自律神經影響腎臟活動之深。研究顯示,交感神經活化時,會引發腎血管收縮,造成腎血流減少,這時候就可能出現抽痛感。

診間不少中高齡患者常因腎臟不時抽痛,而緊張地問道:「郭醫師,我腰子痛,是不是腎臟壞掉、有毛病啊?」其實腎臟和肝臟一樣都是任勞任怨的阿信器官,兩者皆沒有痛覺神經,腎臟也只有外面一層膜有神經。無論肝臟或腎臟生病,往往功能已喪失六七成才會出現警訊,且腎臟病最大的問題是萎縮,萎縮並不會拉扯到神經,因此即便腎臟生重病也不見得會有痛的感覺。絕大多數「腰子痛」並非腎臟病引起,而是肌肉、神經、骨骼等問題。下回當「腰子痛」發生時,與其懷疑自己腎臟生病了,倒不如先檢查看看是否自律神經失調了!

【你可能走的冤枉路】
因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的肌肉纖維痛,會發生在全身各處,且痛感不一。臨床上因慢性筋骨痠痛求診的患者人數眾多,且大多依照發生部位分散在各科,常被懷疑骨關節炎(如多發性肌炎)、免疫系統問題(如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、紅斑狼瘡)、神經系統問題,甚至身心問題(如憂鬱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