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鳴

耳鳴 耳塞感 暈眩 

耳朵又「開趴」,真是不得安寧!

持續性耳鳴都不會好,我是梅尼爾氏症嗎?

耳鳴時若不曾出現劇烈、天旋地轉般的暈眩,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更高

「耳鳴很難治」多數人聽到耳鳴問題,直覺反應皆是如此,甚至曾聽聞醫師斬釘截鐵地回覆病患「耳鳴一輩子都治不好」,並教導患者要學會與耳鳴和平共處。

黃小姐年約30歲,她的耳鳴症狀已經持續3年多,狀況時好時壞,發作時耳朵彷彿被罩住,聽聲音像隔層膜。為此她跑了無數次耳鼻喉科。有的診所診斷結果為耳石脫落,告知必須進行耳石復位術,並提醒即便手術還是可能復發。有的診所診斷結果是梅尼爾氏症。開了輕微鎮定劑、血液循環促進劑、神經機能賦活劑,且醫師同樣表示只能控制、無法根治。

接受藥物治療的前幾周,感覺似乎有些改善。無奈,耳鳴後來故態復萌依舊三不五時發生。這情形讓黃小姐感到不耐又焦慮,她最後因陸續出現失眠、暈眩、心悸等不適,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而找尋求專業治療時,聽到醫生這麼說:「你的耳鳴應該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。」黃小姐,不可置信地張大了眼睛。

「醫師,你確定?可是很多醫生都說是梅尼爾氏症耶…」

 

然而事實是…

碰到耳鳴、暈眩,不少人總會聯想到梅尼爾氏症,甚至醫師也經常如此診斷,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的朋友亦宣稱自己有梅尼爾氏症。實際上,梅尼爾氏症有旋轉性眩暈、耳鳴、 低頻聽力損傷三大典型症狀,除此之外也還具有幾個特性,並非同時出現耳鳴與暈眩就是梅尼爾氏症。坦白說,到目前為止西方醫學還沒有任何一種實驗室檢查可以確診,必須藉由透徹的理學檢查以及詳細病史反覆推敲,若單憑耳鳴與暈眩就斷定為此症,恐怕略為粗糙。

耳鳴多半是一種症狀且成因很複雜,例如壓力、聽覺神經退化、環境噪音、藥物、感冒、神經瘤等都可能是致因。倘若檢查報告顯示沒問題,但耳鳴依舊巴著你不放,那麼起因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偏高。換句話說,只要解決失調的自律神經失調,耳鳴自然也迎刃而解。

 

【醫師講堂】

自律神經和聽覺有什麼關聯?

要想理解箇中原因,就先對聽覺傳導一探究竟。

你知道自己聽到的聲音,是怎麼產生的嗎?原則上是這樣的:首先聲波經由外耳收集→傳送至外耳道並撞擊鼓膜→鼓膜產生共振現象→中耳聽小骨鏈作用。振動傳至內耳耳蝸→耳蝸中的淋巴液造成纖毛振動→聽覺神經受到刺激,將聲波編碼成電流→透過神經傳導至大腦→聽覺皮質將電流轉化成我們理解的聲音,大腦也會進行部分判斷與決策。這一連串的聽覺傳導路徑,自律神經也參與其中,意即自律神經影響著聽覺傳導。

一般耳鳴的時候,大家第一時間會確認耳朵構造是否健康正常、聽力有否損害,卻常忽略自律神經參與著聽覺傳導路徑中的一部分,當其功能失調時是有可能引發耳內液循環不良,導致耳鳴的發生。

 

耳鳴經常伴隨著暈眩發生

門診中不少患者表示耳鳴會伴隨暈眩發生,部分一般科醫師聽到患者主述兩者經常連袂出現時,便診斷為梅尼爾氏症。但其實耳鳴與暈眩一起發生,可以說是意料中之事。

怎麼說呢?前文中提過自律神經參與一部分聽覺神經傳導,最主要是內耳作用段。而內耳主要的兩組神經一組調控聽力、一組調控平衡,內耳除了負責將聲音轉換為神經衝動傳到大腦之外,同時也收集感受平衡的改變。當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耳內血管不正常收縮、血流不足等時,這兩組神經有可能同時受到影響,如此一來,耳鳴和暈眩就會偕同出現了。

 

【理事長劃重點】

  梅尼爾氏症第一次發作時的暈眩,其嚴重程度往往讓人終生難忘。那是一種天旋地轉般的暈眩。但因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耳鳴伴隨暈眩的暈,則往往不是天旋地轉的型態。多為地震感、搖晃感,患者常認為自己要暈倒了,但實際上幾乎不會真的跌倒。

 

耳鳴不一定耳朵壞掉,可能只是大腦太活化

雖然聽覺神經傳導路徑中任一部分出狀況,都可能引起耳鳴,但你可能不曉得大腦聽覺皮質過度敏感,也是常見的耳鳴主因之一,而這與自律神經系統也密切相關。

根據臨床統計分析,有一半以上的耳鳴患者就算把聽神經切掉,耳鳴依舊沒有獲得改善,也就是說,即使失去了聽神經,患者還是耳鳴。而且遮掉耳鳴的那一側耳朵,耳鳴還可能轉而出現在對側耳朵中。這眼前的事實說明了兩件事情:

  • 耳鳴不一定是聽覺神經有問題
  • 絕大多數的耳鳴,可能只是因為聽覺皮質過度活躍。

 

自律神經失調讓聽覺皮質更活躍,耳鳴更惡化

那麼,耳朵、大腦、自律神經之間到底有什麼關連呢?自律神經的作用,和大腦新皮質(又稱大腦新質皮系)、大腦舊皮質(又稱大腦邊緣系)、下視丘這三個組織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聯。大腦新皮質較理性,主要負責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合理的判斷與反應;大腦舊皮質較感性,主要負責與本能有關的事項;下視丘是體內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的連結樞紐。大腦新皮質支配大腦舊皮質,下視丘接受大腦舊皮質的指令,而自律神經則接受下視丘的指揮。

大腦聽覺皮質過度活躍所造成的耳鳴,易讓人不耐,大腦舊皮層會把這些低落煩雜情緒告訴下視丘,下視丘接受到指令,就會讓交感神經活絡起來。自律神經系統不穩定,原本已經敏感的聽覺皮質又會變得更敏感。最後使得耳鳴落入惡性循環中。

總結來說,不論是聽覺傳導路徑,或者是大腦聽覺皮質所導致的耳鳴問題,從自律神經調整著手,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。

 

太關注耳鳴,也會使耳鳴症狀更惡化

「醫師,我的耳鳴有沒有可能好啊?」有耳鳴困擾的患者,十之八九一定會這麼問。

在這裡要跟大家介紹一個相當特殊的耳鳴,我們稱之為「心因性耳鳴」。所謂心因性耳鳴指的是耳鳴並非由身體器官病變,例如耳朵結構受損、聽神經異常……所衍生的問題,而是由心理影響生理。根據臨床觀察,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耳鳴常見此類型。這族群的患者多半對聲音很敏感,對於耳鳴的接受度很低,同時伴有失眠、壓力大、緊張等狀況。通常,只要讓他們能好好放鬆、好好睡一覺,耳鳴困擾就解決一大半。

最後提醒大家,想要K.O.耳鳴最重要的是找出真正致因。耳鳴並沒有單一藥物可以治療,坊間流傳耳鳴服用維生素B群、銀杏等,不僅不見得有效,有時還可能造成反效果。由於耳鳴的致病原因相當複雜,因此更需要醫師協助診斷。請大家別輕忽耳鳴,若耳鳴持續發生,建議前往醫院接受檢查。不論是器質性耳鳴、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耳鳴,越早期確診治療困難度會較低,療程也較短。

 

【你可能走的冤枉路】

當耳鳴伴隨著暈眩出現,患者可能流連於心臟內科、神經外科、耳鼻喉科等。在心臟內科多半接受心臟超音波,以排除瓣膜或冠狀動脈等血流問題;在神經內科則接受腦血管攝影以排除腦部病變;耳鼻喉科多透過聽力測驗、耳鏡檢查、平衡機能檢查等,以排除前庭神經炎、耳石脫位、梅尼爾氏症、內耳不平衡。最常被告知耳石脫落、判定梅尼爾氏症、內耳不平衡,甚至有些人會因為無法確診,而建議轉診身心科。